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Ephedra saxatili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5秒
藏麻黄
Ephedra saxatilis Royle ex Florin
中国植物志>> 第7卷 >> 麻黄科 Ephedraceae >> 麻黄属 Ephedra

5. 藏麻黄(中国裸子植物志)

Ephedra saxatilis Royle ex Florin in Svensk. Vet.-Akad. Handl. ser. 3. 12(1): 25. t. 4. f. 2. 1933; 郝景盛, 中国裸子植物志 130. 1945, 再版109. 1951. ——Ephedra gerardiana Wall. var. saxatilis Stapf in Denkschr. Math.-Nat. Kl. Akad. Wiss. Wien 56(2): 76. T. 3. t. 18. f. 5. 1889; Rehd. Man. Cult. Trees and Shrubs 68. 1927, ed. 70. 1940, et Bibliogr. 65. 1949.

小灌木,高20-60厘米,茎直立,粗壮;茎皮灰褐色或灰黄色;绿色小枝密集于节上成假轮生状,节间长2-3厘米,径1.5-3毫米,纵槽纹明显。叶2裂,长约3毫米,下部约1/2以上合生,裂片宽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,先端钝或圆,中央绿色部分窄直,周围膜质透明。雄球花对生于节上,常2-3个组成复穗状,苞片(4-) 5-6 (-7)对,近圆形,膜质部分明显宽阔,雄花通常具8枚雄蕊,花丝全部合生,上部伸出苞片之外,假花被倒卵圆形;雌球花对生于节上,通常单生,稀2-3个组成复穗状,无梗或有短梗,苞片2-3对,基部1/5-1/2合生,雌花2,稀1,珠被管长约0.5毫米,直立。成熟雌球花浆果状,苞片肉质红色;种子常露出于苞片之外,卵圆形,长约6毫米,径约3毫米,灰黑色,被白粉,边缘常有棱肋。花期7月,种子8-9月成熟。

产于西藏南部山区及拉萨附近海拔3600-4500米地带。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山。

据 R. Florin 记载西藏南部有 E. saxatilis var. sikkimensis (Stapf) Florin(文献与藏麻黄同,28. t. 5. f. 1.) ,它与原变种的区别为植株高15-20厘米,雄球花具2-4对苞片。经查核采自西藏南部的标本,植株高15-60厘米,雄球花具4-7对苞片,而以5-6对为多,从未见到2或3对,这些特征与藏麻黄 E. saxatilis Royle ex Florin 一致。至于 "var. sikkimensis" 是否应该成立,我国有无分布,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78《中国植物志》第7卷 479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